- 数字化病理切片教学联合PBL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2025-4-17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制药工程专业实施科研项目式教学的探索 2025-4-17
- 面向AI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教学改革探索2025-4-17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以工商管理2025-4-17
- 河北省职业教育"2+2+2"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数字素养与2025-4-14
- ChatGPT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与变革2025-4-14
- 智慧教育背景下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以"C语言程序2025-4-14
- 人工智能在"航空材料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2025-4-14
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术传承可持续性研究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杰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文明标志与精神支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珍贵资源.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它不仅有益于弘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而且还有益于增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中华文化的整体软实力.
收起∧
doi:
10.12223/j.2095-6711.2020.20.091
关键词:
非物质物化遗产 手工艺传承 持续发展 遗保护建议
作者:
王心玉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
刊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Journal: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年,卷(期):
2020,(20)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理论研究
页数:
共3页
页码:
267-269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 (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1] 杨立元,韩宏宇,杨春,等.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创新--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及发展、创新的对策研究[J].艺术品鉴,2014,(12):149-150.
[2] 刘婷昱.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以三江侗族剪纸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6):148-150.doi:10.3969/j.issn.1673-2219.2018.06.052.
[3] 起国庆.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今日民族,2008,(7):22-23.
[4] 李明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进程的必然[J].剧作家,2006,(1):63-64.doi:10.3969/j.issn.1001-3768.2006.01.006.
[5] 张译化,魏天刚.文化生态建设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以凤翔泥塑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5,(15):38-38.doi:10.3969/j.issn.1674-9286.2015.15.026.
- 上一篇:塔吉克斯坦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教学策略研究——以零起点学习者为 2021/2/9
- 下一篇:刍议信息化技术在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创新应用 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