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病理切片教学联合PBL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2025-4-17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制药工程专业实施科研项目式教学的探索 2025-4-17
- 面向AI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教学改革探索2025-4-17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以工商管理2025-4-17
- 河北省职业教育"2+2+2"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数字素养与2025-4-14
- ChatGPT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与变革2025-4-14
- 智慧教育背景下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以"C语言程序2025-4-14
- 人工智能在"航空材料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2025-4-14
他们是“教师的教师”——海淀教育名家为师生成长赋能
提起海淀,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的是海淀教育;作为海淀的“金名片”,不得不提起的是中高考屡创佳绩背后的神秘力量——高水平的教研员团队。他们是海淀教师群体中的关键少数,是不断丰富的教研内容和创新的教研方式,是追求卓越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他们带动了海淀教师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素养的提升……
13位名师分享教学成果
今年12月11日,区教工委、区教委在鑫泰大厦召开周曼云、邵文武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会议以“教研创新:赋能海淀师生”为主题,展现了两位北京市特级教师、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学科探索和育人实践,通过研讨会聚焦教研员的角色与成长,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教研的使命与担当。
记者获悉,为加强海淀区名师队伍建设,发挥名师辐射引领作用,区教工委、教委从2011年开始实施“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为教育教学成绩卓著、社会广泛认可的教育名家举办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总结、宣传和推广他们的教育理念、教改成果和育人经验。“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已举办13位名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教学成果,为更多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为我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育名家。
传授“后前低高”四字真经
周曼云是区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语文教研室主任、市语文特级教师……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中学语文组导师。
“我用后、前、低、高四个字总结我的教研员工作,也就是要站在教师身后,走在教育改革前,扎根一线教学和课堂,并保持眼光和站位高远。”研讨会上,周曼云如此总结对教研员工作的理解。
周曼云回顾了29年的从教经历,从一线教育实践中的成长,到从教师到教研员角色转变的重塑,再到教研中深潜精研为教师和学生成长赋能,每个阶段都是逐渐走向卓越的过程。在教研中,她坚持问题导向,转化个体经验,促进5+M+N研修课程实施;不断开发整合,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攻艰克难,提高基于标准的课程评价能力。周老师表示,教研员就是要甘为人梯,为助力师生成长感到幸福和快乐。
引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
邵文武是基础数学博士,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数学教研室主任,市数学特级教师……海淀区名师工作站中学数学组导师组长。
邵文武讲述了作为一位数学教育的思考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深耕一线教学10年,引领学生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理解数学本质,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带来的成功快乐。邵文武从事教研员后,将自己定位为教师的服务者、陪伴者和同行者,传承和发扬朴实、肯于钻研、乐于创新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在深度学习项目、空中课堂录制、高三命题工作坊等项工作中,不断满足、引领和创造需求,为不同阶段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带领团队开展跨学段教研,探索学科育人;在海淀教育沃土中,带领师生用心体会数学独特魅力。
高标准画出教研员群像
教研员是区域学科首席教师,他们以提升海淀教育质量为己任,为中小学教师成长搭台铺路;他们深入基础教育改革关键领域,开展研究,破解难题;他们以丰厚的专业知识示范引领教学实践,指导教师教学改进;他们是“教师的教师”。
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表示,周曼云、邵文武是众多海淀教研员的优秀代表,大家看到了教研员对师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让老师更优秀是海淀教研员的专业担当。以研究开路,用实践落地,用无数个课题和项目,带领无数个研究团队,在解决问题中为老师赋能。他们用高标准为教研员群体画像,用标准引领成长,用标准勾勒出优秀教研员的专业内涵;坚持十年封闭式暑期研修,每年聚焦一个专题,集体研讨、众筹智慧、共同成长;坚守并践行海纳百川、协同创新的进修精神,保持开放的姿态,勇担重任、各方协作,发挥海淀教研的力量。
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表示,今后,区教工委、区教委将秉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持续推进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推出更多名师,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更多地赋能海淀师生,推进海淀教育更上新台阶,再创海淀教育辉煌。(聂蕊)
来源:北京海淀
- 上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21
- 下一篇:浙江省援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