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清明诗的文化教育意义2025-6-11
- 三种精神引领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2025-6-11
- 三种精神引领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2025-6-9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2025-6-9
- 技工学校学情提高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2025-6-9
-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5-6-9
- 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寻及价值分析2025-6-7
- 情感在场:AI时代思政课教学话语效力提升的现实关照2025-6-7
赫鲁晓夫垦荒运动及其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
摘要: 赫鲁晓夫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束缚,以及农业经济过缓发展的现状.他试图通过垦荒运动,在农业经济领域进行一些制度改革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巩固.但受制于体制弊端束缚和个人理论素养的影响,改革效能非常有限,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doi:
10.12223/j.2095-6711.2020.20.094
关键词:
赫鲁晓夫 垦荒运动 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
林波 刘广栋
作者单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陶瓷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处
刊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Journal: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年,卷(期):
2020,(20)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理论研究
页数:
共3页
页码:
276-277,339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 (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1] 王建波.加拿大法裔少数民族心理形成的阶段性特征——以魁北克分离主义为视角[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55.doi:10.3969/j.issn.1673-1883.2012.03.017.
[2] 孙茜.日本传统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以神代文字为中心的考察[J].才智,2011,(4):247-249.
[3] 王建平.日据时期台湾反日独立运动中的祖国意识及其必然走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21,324.doi:10.3969/j.issn.1001-9960.2008.02.251.
[4] 张可荣,刘奕汝.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近代中华民族觉醒与共同体意识形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4):36-43.doi:10.16573/j.cnki.1672-934x.2020.04.006.
[5] 张宏杰.日本人的民族国家观念是怎样培养起来的[J].同舟共进,2017,(12):69-73.
- 上一篇:基于OBE理念的《基础工程》教学方法研究 2021/2/9
- 下一篇:高职生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