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驱动下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相融合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设2024-10-18
-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024-10-18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路径探析2024-10-18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机器学习辅助下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与实2024-10-18
- 课程思政视域下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4-5-26
-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2024-5-26
- 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2024-5-12
- 基于MOOC的虚拟仿真技术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融合的路径2024-5-12
心智化学习: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所倡导的“活教育”思想曾为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指明了方向。1934年,陈鹤琴邀请陶行知为中华儿童教育社创作歌曲,名为《教师歌》,歌词中提到的“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成为“活教育”的经典诠释。概言之为“学以成童”(learning to be children)。诚如教育家杜威(J. Dewey)所说,“学以成人”是通过你来我往的交流,意识到自己是社群中具有个人特色的一员,了解社群的信仰、愿望和方法,将组织力量转变为人类资源和价值观。所谓“学以成童”,即以一种非功利主义的儿童观视角,重新发现儿童,向儿童学习,回归儿童形态,赋予儿童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活教育”理念的凝练和升华,“学以成童”更加凸显了学习环境中的社会交互性。
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人文主义心理学之父布伦坦诺(F. Brentano)提出,人类心理学的核心是思想和观念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此后,心理学家们逐渐发现人类普遍具有一种倾向,即人们会根据他人的目标或意图去解读他人的行为。心理学家将此视作一种读心(mindreading)的能力,并以此作为人类大脑发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旦人们运用读心能力,大脑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MPFC)和颞顶联合区(TPJ)会更加活跃,这些专门的神经网络构成了心智化系统(mentalizing system),帮助我们进行社会思考。于是,每当我们推测、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时,便是实现了心智化的过程。从进化历史上看,人类越是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越能增加生存的概率,即便是科技进步的当下社会,我们依旧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往往会去揣摩他们的内在想法和感受,其目的在于使我们的社会活动更加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误解。正如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奠基者利伯曼(M. Lieberman)所说,社会痛苦和社会愉悦之所以不同,恰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能够趋乐避痛的心智能力。
大量有关社会脑(social brain)的研究成果表明,心智化系统会使儿童对社会交往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我们以“社会性”形式编码信息时,社会脑对信息的存储甚至比传统记忆系统还要牢固。可见,心智化系统不仅用于社会思考,还是一个强大的记忆系统。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允许社会脑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为学习活动服务。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陈鹤琴先生就曾指出,“活教育”也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之上,“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人就必定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发生关系,怎么使这个关系正确而完美地建立起来,以通过这个关系参与共同生活……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基于社会脑的研究和“学以成童”的“活教育”思想,儿童当下所处的学习环境应该是以社会交互为前提的心智化环境,它囊括了师幼互动的大环境和同伴互动的微环境。大环境刻画了丰富的、敏感的心智交互活动,借助师幼互动产生的心灵共鸣引发教师回归儿童形态,站在儿童视角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并筛选出最佳学习信息与儿童共享;微环境描绘了同伴之间能够打破语言交互、肢体交互,实现心灵交互,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和方法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心智化学习环境中践行“学以成童”的“活教育”思想呢?首先,树立教师作为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合作和支持儿童学习的前提是发现儿童。真正的学习是基于社会脑的互动交往的学习。“走进”儿童的头脑,理解儿童的所需、倾听儿童的所想、分析儿童的所获、体会儿童的所感,才能以儿童的立场知晓他们究竟学习了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幼儿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究竟怎样的互动是有效的?事实上,要让双方理解对方的内心,知道对方会怎样理解他所传达的信息,才是互动成功的表现。比如,引导儿童认识医生这一职业角色,不能仅仅枯燥地讲述医生的使命是什么,而是应该站在“儿童更容易理解”的角度,帮助儿童明白医生为什么要这么做。再如,讲故事作为学前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幼儿园最常采用的教育手段之一。常规模式是教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引发儿童思考:故事中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等。在心智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提出“故事主角对这件事怎么看”“他接下来会怎么做”等问题,引导儿童将信念、愿望和意图等心理和行为进行关联。
其次,调动儿童作为共享者的社会动机。《指南》强调,儿童要在互动交往中学习如何看待自己与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我们可以借助儿童对社会交往的需要和兴趣,发挥儿童社会脑的潜力,提升儿童学习的社会动机,激活心智化系统。以科学活动为例,当儿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搞清楚了什么是有趣的“沉浮”现象后,教师一般会请儿童利用绘画、照相等方法记录探究的过程与结果。但是,假如利用心智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以社会视角来编码信息,儿童便会兼有“学习者”和“传播者”(或“共享者”)的双重角色,借此引发儿童产生将学习经验传播给同伴的需要,强化了学习的效果,此即“为教而学”的学习方式。这也就意味着,在儿童的社会动机(要把关于“沉浮”的信息资源共享给他人)的推动下,这些信息是通过心智化系统储存并加以利用的。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是,儿童能够考虑同伴的内在意图和情感信念,使得儿童在“教者”与“学者”的双重视角下的学习成为可能。
随着2017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颁布,学前教师专业素质面临“一践行三学会”的新要求。在心智化学习下践行“学以成童”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是响应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的一次有效尝试。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幼儿叙事观点的读心机制研究”(21NDQN281YB)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大脑、心智与教育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洋洋 陈巍
- 上一篇:海南教育制度创新释放活力 近三年30余所知名高校落地办学 2021/2/22
- 下一篇:如何避免“教育焦虑” 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