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驱动下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相融合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设2024-10-18
-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024-10-18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路径探析2024-10-18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机器学习辅助下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与实2024-10-18
- 课程思政视域下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4-5-26
-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2024-5-26
- 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2024-5-12
- 基于MOOC的虚拟仿真技术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融合的路径2024-5-12
把宁静还给学校 把时间还给教师
本报讯 (记者 佘峥)不能随便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不能张口就让老师、家长、学生点赞投票,不能安排老师上街值勤……福建中小学教师的减负清单来了,总共有18条。
昨天,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对外公布,目的是:要求各地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
《清单》呼吁,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吧!
总的来说,福建省为教师减负的清单分四大类18条。我们为您做解读。
减 负 清 单
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1.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各部门年初分别报同级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研究审核,由党委办公厅(室)统一报党委审批。
2.不得多头重复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及各类校园创建活动。
3.不得简单以留痕作为评价中小学校和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际工作评价。
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4.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未经教育部门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擅自进校园指导中小学校和教师开展相关工作。
5.不得随意安排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宣传活动进入校园。如中小学课程已有类似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融入教学安排,不得重复安排。
6.不得在社区建设活动中对中小学校和教师提出不合理要求,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7.不得允许商业活动、商业广告或借机收费的活动进入校园。
8.不得把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庆典、招商、拆迁等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并向教师下达指令性任务。
9.不得随意让中小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有关活动。
10.不得强制要求中小学校和教师(或通过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家长)参与各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点赞投票、人物评选、问卷调查、网络答题等活动。
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
11.严格规范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报表填写工作,杜绝重复上报各种数据及多头填表格、报材料现象。
12.除政府统计部门外,其他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统计工作须提请同级政府统计部门审批备案。
13.未经教育部门同意并部署,不得开展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调研活动,坚决避免不同部门多头重复调研。
14.严格限制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数据采集次数,提升数据采集的信息化水平,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
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
15.严格限制和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对于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应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除此之外,不得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
16.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专项工作,原则上不得在城市创优评先活动中安排中小学教师上街执勤或做其他与教师职责无关的工作。
17.对于非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教育部门要严格把关,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必要培训外,不得把无关培训摊派给中小学教师。
18.各部门召开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会议,原则上不得安排中小学校和教师参加。
相关
教育部:对于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行为 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本报讯 (记者 佘峥)在昨天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对于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昨天,教育部举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在提问环节,有记者问,如何看待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个问题?
俞伟跃指出,对于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一问题,教育部态度一贯坚决,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俞伟跃透露,下一步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指导地方按照要求切实落实好作业的管理工作:
第一,健全作业布置的机制。包括学校作业的常规管理、年级和班级的统筹、教师试做和面批讲解、学生反馈等方面的机制。
第二,提升作业的质量,主要是在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的基础上,优化作业的设计,创新作业的形式,强化实践性的作业,积极探索弹性作业、跨学科的作业。鼓励各地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
第三,加强日常监管,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
佘峥说事
“小手”真的
拉不动“大手”了
终于盼来了!福建省的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出台!这让人想起去年厦门教育大会,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是献给“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
之所以期盼,是因为这些年,老师在正常教学外的负担越来越重。今年省两会,省人大代表在各地学校调研中发现,老师的负担表现在: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较为随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创优评先等工作时,也会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
这其中,“小手拉大手”等类别的进校园活动,尤为甚。所谓的“小手拉大手”,有人通俗形容为寄希望挟孩子以令家长,或是认为,凡事都得从孩子抓起。
厦门有学校曾经统计过,2018年的进校园项目有41个。这是什么概念?扣除寒暑假三个月,9个月41个,每个月平均超4.5个。扣除双休日,平均不到五天就有一个进校园活动。
不仅活动进校园,有的单位还要求在校园设立展示室、工作站,校长苦不堪言:本来教室都“入不敷出”,这展示室、工作站一落地,又有几间教室用不了了。
不仅老师不堪其扰,学生和家长同样深受其害:孩子有忙不完的小队活动、写不完的征文、编不完的小报、点不完的赞、投不完的票、下不完的手机App、关注不完的公众号……自己完成不了,只能爸妈顶上。家长们忙完了工作,还要继续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作业”,不仅徒增了许多焦虑,还往往误以为是老师布置的任务,给家校关系蒙上阴影。
尴尬的是,“小手拉大手”还被当成先进经验在传播,应该说,“小手拉大手”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问题是:“小手”拉不动那么多“大手”啊!
曾经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两问:一问:“小手拉大手”,到底是谁出问题?如果是“大手”的问题,就应该治“大手”,我们总不能大人生病小孩吃药吧。
二问:“小手”拉得动“大手”吗?社会的一切规则都是“大手”制定和实施的,孩子是有立法权还是有话语权?
在全国人大代表看来,所谓的“小手拉大手”是“大手”不履职,对“小手”不负责。大人溜肩了,不挑担子。
如果非要拉,怎么拉?人大代表举例说,如果我们的工作要通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去落实,那么视野就停滞在幼儿水平。如果需要通过小学生落实,那么视野就停滞在小学水平。但是,如果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不断寄希望于我们的“小手”,这个后果实在让人不敢想象。
昨天减负清单出台后,很多老师是半信半疑,清单真的会实现吗?不会减不了负,然后又增加一项对减负工作的检查吧?
拭目以待吧!
来源: 厦门日报
- 上一篇:天津:每年遴选杰出校长班主任教师 2020/12/11
- 下一篇:重视教育 厚植认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