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病理切片教学联合PBL教学在病理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2025-4-17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制药工程专业实施科研项目式教学的探索 2025-4-17
- 面向AI的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教学改革探索2025-4-17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以工商管理2025-4-17
- 河北省职业教育"2+2+2"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数字素养与2025-4-14
- ChatGPT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与变革2025-4-14
- 智慧教育背景下课程知识图谱的建设与应用——以"C语言程序2025-4-14
- 人工智能在"航空材料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2025-4-14
探究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状态产生的影响
摘要: 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是父母传递给子女的养育态度,并由家庭氛围所表达出的情感集合体.家庭教养方式对心理弹性产生重要影响,心理弹性又会影响心理韧性,对子女在成长过程及日后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教养行为,也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身体姿势、情绪状态等.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都是教育心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多项研究都显示教养方式与个体的自尊、韧性、抗挫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性等都存在显著相关.青少年虽已成年,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但行为、作风仍然与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人际适应力是青少年融入社会的必备技能,独自在外生存,要靠自己,面对学习、工作、与人交往等压力,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提出,即使是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平和的教养方式下长大,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尽管激烈的家庭冲突对子女成长有消极影响,但这种消极影响可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得以调节,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的温暖关怀及与子女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对个体的心理韧性有重要意义.所以,若子女成长的氛围是良好的,那么在逆境中也具备抗挫力.本文主要探讨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状态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给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收起∧
doi:
10.12223/j.2095-6711.2021.02.118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人际适应 心理韧性 抗挫力
作者:
周锋
作者单位:
长沙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刊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Journal: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发展纵横
页数:
共3页
页码:
291-293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 (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1] 姜燕.不同家庭结构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分析[J].新一代(下半月),2011,(9):158-159.
[2] 刘婷,王诗尧,张明红.父母养育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活动参与对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基于流动与非流动家庭的对比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8,(7):26-37.
[3] 陈克娥.家庭教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探析——以黄石地区为例[J].当代经济,2007,(12):38-39.doi:10.3969/j.issn.1007-9378.2007.12.020.
[4] 申继亮[1],胡心怡[2],刘霞[1].“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研究”专题——留守儿童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5] 赵一名,吕梦莹,金芳.不同家庭抚养方式下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6(3):92-96.
- 上一篇: 基于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兽医临床基础治疗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效 2021/5/23
- 下一篇: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意蕴与教育价值 20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