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仿真实验在空气调节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2025-3-24
-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分析——以"核反应堆物2025-3-24
- 基于BOPPPS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2025-3-24
- 智慧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25-3-24
- 基于"雨课堂"的矿产勘查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2025-3-24
-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治教育课程元素的优化路径2025-3-24
- 新工科背景下"智慧水务"微专业培养体系建设探索 2025-3-24
- 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2025-3-24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意义探讨
【摘要】: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需要,正是因为有所需求,才促使人的动机和行为有了根源动力。当然,也因为人的需要并在不断满足过程中,促使人类更好地全面发展。而高校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本质就是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确保大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但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看,没有将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系统化。为此,主要对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肖行;;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的作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任立新;韩培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效性[J];学理论;2011年08期
3 李俊卿;;高等院校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于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访谈[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冬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5 高丽萍;阿拉腾哈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构成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6 袁尔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90后”大学生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与回应[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7 张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1期
8 郑艳凤;师吉金;;思政课教学法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李金花;;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路径探析——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J];学理论;2012年35期
10 刘友田;林美卿;;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6期
11 张建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12 曹顺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3 彭先兵;;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4 董遂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实践教学刍议[J];商业经济;2008年17期
15 周华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05期
16 何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7 余美玲;;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群文天地;2012年22期
18 刘建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19 张远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 切实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 上一篇:技校室内设计色彩课程模块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 2020/12/4
- 下一篇: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分析 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