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仿真实验在空气调节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2025-3-24
-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分析——以"核反应堆物2025-3-24
- 基于BOPPPS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2025-3-24
- 智慧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25-3-24
- 基于"雨课堂"的矿产勘查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2025-3-24
-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治教育课程元素的优化路径2025-3-24
- 新工科背景下"智慧水务"微专业培养体系建设探索 2025-3-24
- 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2025-3-24
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分析
【摘要】:我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全面加强高校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如何实现人才的培养创新将会成为高校建设的重点方向,全面加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政产学协同创新激励与模式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对于高校学生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激发,从而为我国转向创新型国家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王晓川;;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对策思考[J];世纪桥;2018年10期
2 张群;徐玮玮;;新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48期
3 杨彦勤;李宗利;;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年10期
4 雍浩;;提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上)—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6期
5 王准;;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6 苗春雨;陈丽娜;叶安新;杜巧连;赵建民;;面向协同创新理念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6年03期
7 周静;;协同创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18期
8 杨凡;汤家骏;;研究型大学科研实验室参与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12期
9 李水弟;;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黄德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20期
11 汪劲松;研究型大学如何加强本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Z2期
12 崔智林;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6期
13 李亚萍,金佩华;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3年05期
14 陈雯;张瑜;;浅谈协同创新模式下的高校人才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年02期
15 许传华;;“校政行企”协同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16 王明露;王世忠;;民族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年17期
17 李卓;;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J];饮食科学;2018年06期
18 任良玉;刘益东;冯利英;;基于课题或问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04期
19 孔德军;蔡金龙;;多元创新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年10期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意义探讨 2020/12/4
- 下一篇:江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 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