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清明诗的文化教育意义2025-6-11
- 三种精神引领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2025-6-11
- 三种精神引领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2025-6-9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2025-6-9
- 技工学校学情提高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2025-6-9
-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5-6-9
- 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寻及价值分析2025-6-7
- 情感在场:AI时代思政课教学话语效力提升的现实关照2025-6-7
冶金工程专业"三有"人才培养与实践——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例
摘要: 江西理工大学以培养服务区域特色有色金属产业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人才为目标.通过基于稀土、钨、铜等区域特色有色金属资源,冶金工程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向.通过科教融合,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基于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开展"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相关举措对于地方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doi:
10.12223/j.2095-6711.2021.05.064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三有"人才 人才培养 实践
作者:
严康 徐志峰 刘志楼 钟晓聪 王瑞祥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刊名: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Journal: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师资队伍建设
页数:
共2页
页码:
132-133
相关文献
相关论文 (和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1] 姜平国,佟志芳,廖春发.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4):55-57.
[2] 佚名.关于21世纪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02,(4):14-17.
[3] 孙志敏.冶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9,(6):59-60.
[4] 赵素芬,高柏,谢胜军.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392-395.doi:10.3969/j.issn.1674-3512.2009.04.022.
[5] 赵素芬,高柏,谢胜军.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
- 上一篇:结合微信班级小管家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UI设计》课程中 2021/7/7
-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媒体融合进程中"三全育人"路径探析——以湖南铁道 202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