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拟仿真实验在空气调节课程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2025-3-24
-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分析——以"核反应堆物2025-3-24
- 基于BOPPPS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2025-3-24
- 智慧教育背景下工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2025-3-24
- 基于"雨课堂"的矿产勘查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2025-3-24
-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思治教育课程元素的优化路径2025-3-24
- 新工科背景下"智慧水务"微专业培养体系建设探索 2025-3-24
- 细胞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2025-3-24
以“双减”促“双增”,推动教育更健康发展
■徐州市泉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泉山区教育局局长 乔文雯
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压在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肩上的沉重担子,也是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徐州市泉山区教育局积极落实“双减”,以“新教育实验”“课后延时服务”增加优质资源供给,以“实施分层作业”“研发作业交流平台”增强师生综合素质,以“双减”促“双增”,推动全区教育更健康发展。
打造全市第一家新教育学校,助力教育良好生态。8月10日,徐州市新教育学校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举行。我区率先与新教育研究院合作办学,致力于打造一所全新的新教育学校,成为新教育办学落地徐州的“第一站”。众所周知,新教育实验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和构筑理想课堂等十大行动为途径,具体提出改变教师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生存状态等五个改变。我们将新教育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的典范校、江苏教育改革的窗口校、徐州百姓信赖的品牌校、泉山未来教育的先行校。
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从2018年秋季学期起,我区探索实施“弹性放学”,将特色课程与延时托管、社团活动等充分结合,为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提供课后服务。各学校在做好“1+X”规定动作的同时,推出特色化、“菜单式”的服务项目,25所学校实现了“一校一案”,涌现出一批创意佳、落得实、效果好的学校。星光小学根据学生需求设置兴趣课程,学生可以按“菜单”进行线上选课,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是小学有20个社团实行课后服务走班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在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育人途径,让更多家庭困难儿童体验到缤纷多彩的校外课程。2021年,我区率先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试点,大力推进暑期托管服务,中心开设四大类共计20个课程班,覆盖全区所有中小学,公益课程惠及400多名学生。在这400多名学生中,贫困生占比近50%,其中乐高、编程两个热门课程的班级贫困生占比分别为60%、55%。
实施分层作业,优化作业设计。围绕“分层作业”,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实施意见》,对“作业总量要求”“作业设计与布置方式”“作业批改评价的要求”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各学校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加强机制创新。少华街小学引导教师提升课程意识,跳出“一节课”“一门课”的羁绊,从课程视角审视并设计作业;光荣巷小学开元校区在作业设计上,直接指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培育;星光小学对各学科“分层作业”的时长、总量、类型等提出具体要求并作出详细指导。
研发分层作业展示交流平台,加强全区中小学作业管理。通过这一平台,各校教师布置的作业都能在区管中小学校内得到共享。这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借鉴学习,也方便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作业设计情况。同时,平台打通了家长反馈作业情况的通道,让家长和社会可以随时监督中小学校的作业设计。
【来源:江苏教育报】
- 上一篇:红十字会倡议急救教学纳入学校课程 2021/9/11
- 下一篇: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2021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 202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