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清明诗的文化教育意义2025-6-11
- 三种精神引领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2025-6-11
- 三种精神引领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践与探索—2025-6-9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2025-6-9
- 技工学校学情提高化学教学策略探讨 2025-6-9
- "一带一路"倡议下体育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25-6-9
- 高职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寻及价值分析2025-6-7
- 情感在场:AI时代思政课教学话语效力提升的现实关照2025-6-7
推进教师跨校走教让资源更加均衡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于2011年9月开始探索,让区艺体教师服务中心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15位骨干教师定期前往偏远、薄弱学校和乡村少年宫,开齐艺术、体育类课程,组建特色兴趣社团,用“共享教师”破解师资不足问题。如今,合肥市包河区有“共享教师”近500人,分布在全区超半数中小学里。(1月5日《工人日报》)
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校际差异,造成了教师资源的分配很难均衡化。一方面,优秀的学校集中了大量的优质师资,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尽管进入的门槛在不断提高,但想迈入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水涨船高的效应提高了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边远和农村学校的吸取力在不断下降,师资的天然不足又会使教学质量不断下降,优秀的生源因此加速外流,学校的整体态势都会陷入恶性循环。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显示,乡村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方法旧化等现象非常普遍,优秀人才不愿去、一般人才进不去、不合格教师退不出等问题非常突出。截至2018年,全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2.85万人万人,其中乡村教师约290万人,从总体上看,乡村教师的数量依然呈现下降趋势。这跟乡村学校布局减少的结构调整密不可分,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整体吸引力不强依然是关键原因。
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下,师资均衡化使用日益重要而紧迫,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综合举措,主要有培养补充、支教讲学、改善待遇、交流轮岗、统一编制、专业发展和荣誉表彰等多个方面,从整体上确保了基层基础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稳得住、教得好。不过任何政策都有其局限性,综合性运用才能形成“拳头效应”,还应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和结合实际创造更多的方式,让资源的分配、使用更加合理与有序。
社会治理讲求共享共建和共治,因而才有了“共享时代”的鲜明特征。既然信息、资源都可以实现共享以达到互惠,则师资同样可以采取“共享”的方式去实现均衡化。在一地之内,打破教师的编制界限,采取跨校走教的方式去实现共享,在理论与现实层面都行得通,也是难度最小、阻力最小和见效最快的手段。教师跨校走教既没有改变教师的归属,解决了教师们的后顾之忧,又通过走教的方式解决整体人才不足的现实困境,让人才的使用更加合理,并达到最佳的效果。
事实上,在一域之内的师资分配和使用总是存在不均衡化的状况,就算是校与校之间,都存在此校人员相对富裕,教学任务整体偏轻,而彼校则师资相对短缺,教学任务偏重且某些学科没有专任教师,只能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或取消,让学生无法实现全面发展。这方面尤以偏远地区和乡村学校最为突出,除了缺乏拔尖的骨干教师,音体美艺术等教师更是稀缺。
合肥市包河区推进教师跨校走教实现“师资共享”,有效破解决了师资不足的瓶颈限制,实现了师资的均衡化使用,也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和整体性提高。在历经9年实践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也为其他地方破解师资困境提供了样本。更重要的是,一项制度的实施必须做到长期化,才能产生累积效应并不断巩固,并由此形成惯性与路径。(堂吉伟德)
【来源:中国吉林网】
- 上一篇: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21/1/7
- 下一篇:基于OBE理念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