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部广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详细介绍 >
资讯信息

以法治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纵深

2023.10.28点击:

作为民族价值精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责任去继承发展、延伸拓展,让这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无处不在。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将以法治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引向纵深。


爱国主义是一个严肃且永恒的话题。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而光彩依旧,正是依赖于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始终怀揣对国家的无限赤诚。这种广阔大爱贯穿了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从《礼记》中的“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到宋朝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左传》中的“临患不忘国,忠也”,到秋瑾的“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都把这种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共同的信仰凝聚了无形厚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使我们在精神上和价值观上达成了一致,确保国家和民族在激烈竞争和忧患磨难中屹立不倒。


全国人大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不仅是对法治建设的完善,更是一种价值观的“明确”和“感召”,作为民族价值精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责任去继承发展、延伸拓展,让这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无处不在。当人们确立了爱国这种思想和精神领域的核心价值,每一位国民将能获得稳定致远的精神定力、发展潜力,以及饱满的国家自豪感、民族自信心。


为了深化这种“庄严的爱”,我们采取了法治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手段,将抽象的爱国主义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将模糊的爱国表述转化为清晰的爱国界定,将泛化的爱国精神转化为法治化的精神要求。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此外,该法还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体制、工作原则和教育内容,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以便向不同群体和对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机制保障和主体保障,确保在社会各个行业和每个角落,都能高高扬起爱国主义崇高精神。


坚定地捍卫爱国主义精神,还必须对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键盘侠”“鼠标党”,利用虚拟身份和匿名发言的特点,歪曲、丑化、亵渎英雄人物的形象,侮辱国歌、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法还对这些不良行为规定了罚则。只有让这些跳梁小丑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让爱国的浩然正气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耿银平)


来源:人民法院报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往期杂志 | 收录文章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711 国内统一刊号:CN 13-9000/G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本站仅作组稿宣传非社网|京ICP备100259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