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建设路径研究2025-10-23
- 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课程数智化与虚拟实验室构建2025-10-23
- 智能技术与AI驱动下的未来课堂发展趋势分析2025-10-10
- 新型指控系统类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方法与应用实践研究2025-10-10
- 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机械类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研究2025-10-10
- AI时代职业本科教学范式的构建与突破——以"大学英语"课2025-10-10
- AI 技术背景下中职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以西藏某中职2025-9-17
- "技术+文化"双核驱动的影视广告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路径2025-9-17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万方-2025年第18期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字时代职业教育转型的理念和方法探讨
宣慧1-5
以学生为本的翻转课堂设计研究
刘春6-8
"技术+文化"双核驱动的影视广告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路径
李晓帆9-11
AI 技术背景下中职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以西藏某中职学校为例
解飞 谢艳鹏 滕晓华12-14
数智化转型驱动下教育教学软件国产化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王慧儒15-17
基于信息化与体验式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杨玉立 白艳萍 宋艺凡18-20
AI驱动下"合成制药技术前沿"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孙一洋 于洋 梁建华 于明加21-23
"智改数转"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许燕萍 郭莉敏 周伟24-26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及安全风险应对研究
余晓峰 王瑞芝27-29
面向"数字孪生"的空间参照系统构建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与实现
刘明皓30-32
现代教育技术
大学生在线学习持续力影响因素分析
张姣33-35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探讨国际金融智慧课堂设计方法与实践
刘婷婷36-38
"新商科"背景下数智化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
刁留亭39-41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潘吴斌42-44
数智赋能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融合分析研究
汪艳丽 刘一浩 赵云 王瑞45-47
数智化导向下高等医学院校教务管理流程优化路径探新
于雯 徐明 刘莹48-51
AI大模型对遥感课程建设的影响
赵维恒 郑晓龙 陈正生 管冬冬52-55
基于数据融合的某装备背景课程学情分析
姜会霞 范书义 孔子华 成悦56-59
虚拟现实技术在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王燕 高姗60-63
美育素质培养
现代医学生美育实践与探索
罗波 刘晖64-66
教学改革探析
案例驱动的区域海洋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宁 胡王江 张永垂 汪洋 闫恒乾 洪梅67-69
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类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
彭月平 沈瑜 李乐 朱彦飞70-72
"国际技术贸易"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梅新想 胡晓 李屹然73-75
教育教学探索
基于项目教学的进阶式教学模式探索——以"面源污染控制案例分析"课程为例
赵建伟 吕守华 蔡建波 万小琼 石磊 张晓明 刘玲76-78
基于PBL的团体心理训练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王超贤 侯田雅79-81
基于OBE理念的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浦娟 陈平82-84
基于导师制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青海大学为例
刘翔 田丽慧 安志芳 魏青 张晓凤85-87
ELF理论指导下军校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
黄亮88-90
产教协同育人视角下直播电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以广西中职教育实践为例
陆海宝 李志云 莫双玉91-93
思想政治素养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知识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研究
刘芳 徐荣 何晓蕙94-96
思想政治素养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开发
蒋秀玲 张云英97-99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
刘欣欣 邓捷100-102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四点融入法探索与实践
戴翠英 毛卫国103-105
"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教育与经济发展"一节为例
郑曼瑶106-108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策略探究
李豆豆109-111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思政融入路径与实践探索
李健112-114
课程思政融入"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张真115-117
卓越医师培养视域下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研究
刘煜 卢飚 刘辉 刘宇恒 李景 王增光118-120
交通建模与仿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原志路 贺彪 蒯希 郭仁忠121-124
思政元素融入化工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探索
褚晓萌 李昆杰 邢旭腾 赵风清125-128
思想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元素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体现与融合
唐白露 贺江 莫平 唐映红 何昊129-132
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探究
吴晓燕 程莉 舒少龙133-136
师资专业化培育
新时代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金丽秋137-139
基于多主体联动下民办高校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CITEC模式研究与实践
金南顺 吴立平140-142
党建引领高校师德师风体系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
张唯聪143-145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夏晶晶146-148
教育管理观察
基于"产教融合"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绵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陈浩 黄天志 马丽 林孝先 余波149-151
核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李希川 刘辉兰 彭帮保 訾刚152-154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阮彩霞 王润锴 陈嘉灏155-157
"岗课赛证"背景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中高本课程体系衔接策略研究
刘庆洋 许彤158-160
创新创业培养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引领、实践驱动、多维融合"协同培养机制——以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郭敏瑞 程少波 陈国刚161-163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欧阳玉霞 韦晓燕 柴斐群 许斐 王宏丹164-166
"岗课赛证研创服"深度融合的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实践研究
赵雪莲167-169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杨琼170-172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融合教学研究——以"综合材料艺术"课程为例
董雅薇173-175
科技赋能对高校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影响
许博清 李斯明 赵冰176-178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群体的心理困境质性研究及帮扶策略探讨
李欣忆 赵佳179-181
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魏雨辰 赵宁宁 陈磊 葛利玲 张健182-185
教育发展纵横
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模式研究
李小红 梁雪雪186-188
贵州传统村落与自然教育融合发展路径及评价研究
许才万 李君一 舒德远189-191
教育发展纵横
特殊教育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知的跨学科教学路径探索
汪军192-194
关于初中音乐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探究
杨春婉195-197
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汪涛198-200
应对交叉学科的未来挑战:融合贯通式项目化教学
苗雨 周彦波 周易201-203
"三全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研究
唐彩娥 向雪204-206
"结构陶瓷"课程建设助力国际化新工科人才培养
刘晓光 陈颖芝 张玉娟 余万华 薛文东207-209
中职学校文创产品课程中非遗文化元素的应用与实践——以广西广播电视学校为例
宋伟红 李国峰210-212
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运行研究
齐绍琼213-215
基于模糊数学分析方法的现代产业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为例
张璐 李献智 竺伟华 李晓彤216-218
"产教融合"助推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探析
曹宇 王雅冰219-221
教育发展纵横
技术赋能与制度调适:民办高校教师网络招聘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覃雅妮222-224
巧用沟通艺术搭建心灵的桥梁——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李敏225-228
农村初中生数学解题思维障碍诊断与突破路径——基于中考压轴题的个案研究
许秀莲229-232
高校实验室危机防范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以某高校环境工程实验室为例
欧阳潦 汪小雄 李锦卫 罗晓珊 黄强 顾玉蓉233-236
新时代中国精神视阈下大学生担当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陈碧君237-239
校友文化推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机制研究——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
陈冬梅240-24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研究
张玮娜243-245
基于校级合作的区域校园篮球运动创新模式研究——如何在小学阶段推广篮球运动的普及教学
欧文246-248
- 上一篇: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课程数智化与虚拟实验室构建 2025/10/23
- 下一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万方-2025年第17期 2025/10/23